法律问答

我上班了一个多月了,当发工资的时候,发现我的工资有问题,后来去找人事,了解到,当初我和他们谈的工资是3500,我个人是以使用期的工资和别人谈,也是说3500我认为是试用期的工资,转正后4300,但是公司把3500当作转正后的工资,目前试用期工资在使用期合同上也没有规定,当时我也问了,咋没有写工资,他们说和人事谈的工资是多少就是多少,我也没有多问,如果当时我知道3500是转正后的工资,试用期2800我肯定不会答应的,但是现在给我发的工资是2800,当时他们也没有具体说明3500是试用期还是转正后的,我也没有多问,我一直以为3500是试用期的工资,而且我也是这么要求的,发工资的时候我去找人事,他们说谈的时候3500就是转正后的。我现在该怎么办?

2019-02-09 09:50:28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劳动法规定的试用期和转正的关系,这个要看你们当时签订的劳动合同,对试用期是如何约定的,一般试用期期间的工资不能低于正式员工工资的80%,并不能低于最低工资的标准;
      如果你的试用期工资就?是转正后的工资,哪转正后工资是不需要调整的,如果你的试用期工资低于转正后工资,那转正后的工资就需要调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一条 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 ;  
    1、试用期期限:  
    (1)工作在一年以上者,试用期不超过3个月;应届毕业生,试用期为6个月。  
    (2)在试用期间,公司会对试用员工进行考察,根据试用员工的具体表现,在与其进行相互沟通后,确定试用员工是否可以提前结束或需延迟试用期限。  
    2、试用期工资:  
    (1)试用期工资(即标准工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  
    (2)公司对试用员工通常会根据学历、工作经验及工作能力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确定其标准工资。  
    (3)试用员工学历在本科及本科以上者,标准工资为2000元/月,学历在专科或专科以下者,标准工资为1500元/月。此外,公司也会根据试用员工所具有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来进一步确定其标准工资。  
    3、试用期相关补充说明:  
    (1)公司定于每月5号发放工资,试用员工在试用期间每月会先发放80%的标准工资,其每月所剩余20%的部分会待其成为正式员工后再给予一次性补发。  
    (2)试用员工在试用期间会按照公司制定的考勤管理制度进行考勤。  
    (3)试用员工会根据其当月的工作表现进行绩效考评。  
    (4)试用员工在试用期间不享受公司其他福利待遇。

  • 1.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受伤即可认定为工伤,无论是否在试用期内。
    2.如果是单位申请,应当提供劳动合同;如果是劳动者个人申请,在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可由劳动部门核实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如果提供的话,建议实事求是填写入职时间。
    3.未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内,这样的工伤对公司应该影响不大。当然,如果有安全事故指标,超过相应的指标则可能被罚款、有关生产证照审核难度加大等等(要视企业具体情况而定)。
    4.该员工工伤期间应享有正常的工伤待遇。如果是单位申报工伤,须在30天内报,如果是劳动者及其亲戚申请,则应在1年内提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关系还处于非正式状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进行考核的期限,这是一种双方双向选择的表现。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