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你好,我买房的时候签了认购合同,当时销售说买房赠送车位。但是签购房合同时又说需要签两份合同,一份购房合同,一份车位合同,而且车位必须单独办理车位贷,不能和房贷一起贷款。请问这是虚假宣传吗?我可以提出异议,让认购合同无效吗?

2019-02-14 19:42:4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用虚假购房合同和首付发票骗取公积金贷款属于违法行为。n住房公积金的提取范围包括以下8种情况: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离休、退休的;辞职、辞退、开除等与单位终止人事或劳动关系的;户口迁出或出国出境定居的;偿还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借款本息;家庭成员(夫妻、双方父母、子女)重大疾病、不可预见重特大事故,且经相关职能部门认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无自有产权房屋且房屋租金超出家庭工资收入50%的;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
    n
  • 合同无效的情形:
    1、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根据《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之规定,所谓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诈人因欺诈行为发生错误认识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础上产生的。
    合同无效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也称为隐匿行为,是指当事人通过实施合法的行为来掩盖其真实的非法目的,或者实施的行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是在内容上是非法的行为。
      当事人实施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当事人在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并不是违反法律的。但是这个形式并不是当事人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是当事人的真实意图,而是通过这样的合法形式,来掩盖和达到其真实的非法目的。因此,对于这种隐匿行为,应当区分其外在形式与真实意图,准确认定当事人所实施的合同行为的效力。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订立的合同,应当具备下列要件:
      
    (1)当事人所要达到的真实目的或者其手段必须是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所禁止的;
      
    (2)合同的当事人具有规避法律的故意;三是当事人为规避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采用了合法的形式对非法目的进行了掩盖。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在法律、行政法规无明确规定,但合同又明显地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时,可以适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条款确认合同无效。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需要说明的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的合同,当事人在主观上是故意所为,还是过失所致,均则非所问。只要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则就确认该合同无效。

  • 1、工伤赔偿和劳动合同争议赔偿,如果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