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是一家公司负责人,我们是工厂车间工作,员工属于按件计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有一个员工在工厂工作了十四年,其中后面两年是兼职状态,今年我们将她辞退,她在职期间有过故意停工胁迫加薪的事情,我想知道,她去起诉我们,我们会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纠纷
2019-04-05 18:49:46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1、经济补偿:公司确属无故开除的,无个人原因,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半年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半年以下按半年算,支付半个月工资。
    2、赔偿金:公司无正当理由开除员工属违法解除,应当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标准是经济补偿的二倍,包含经济补偿。
    3、如果未签合同,应当每月支付二倍工资,一般都是11个月,除去已支付的工资。
  • 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后果
    (一)支付双倍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无法约定劳动者的试用期。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对新招员工就难以约定试用期,直接招用,不仅需要增加试用期期间的支出,而且容易带来用人风险。
    (三)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
    如果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职工可以说走就走,无需提前一个月打离职报告,法律不追究其责任。技术人员也同样。如果用人单位与技术人员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仅可以说走就走,无许承担培训费用。
    (四)难以保护商业秘密。每个企业或多或少有商业秘密,不签劳动合同,无法通过劳动合同增加条款,很难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
    (五)难以进行竞业限制。企业要对劳动者进行竞业限制,主要针对高技能人才,不签订劳动合同,无法通过劳动合同作出竞业限制,采用其他办法很难收效。
  •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倒闭,劳动者依法申请劳动仲裁主张经济补偿金或者其他事项,如果劳动者败诉,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用人单位若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应当依法支付给劳动者。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依法破产时,劳动者有权获得其工资。在破产清偿中用人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的清偿顺序,首先支付欠付本单位劳动者的工资。
  • 如果您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您可以向单位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3个月双倍工资。单位因为生产经营不景气,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单位提前30天或者支付一个月工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给您半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
    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的,您可以持相关的工作证明等证据材料,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您与老板建立的是雇佣或者劳务关系,那么单位解除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