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立案的基本程序有什么呢

刑事辩护
2022-11-12 11:10:3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立案的流程有:
    1.当事人或有关人士报案。
    2.公安机关受理报案。
    3.公安机关审查。
    4.凡符合立案条件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的批准,予以立案。凡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司法机关自行发现的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符合立案的范围的,应当立案。公安司法机关对立案材料进行审查和必要的调查后,应分别不同情况予以处理。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 立案侦查的程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司法机关自行发现的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符合立案的范围的,应当立案。公安司法机关对立案材料进行审查和必要的调查后,应分别不同情况予以处理。
    法律依据:立案侦查的程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司法机关自行发现的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符合立案的范围的,应当立案。
    公安司法机关对立案材料进行审查和必要的调查后,应分别不同情况予以处理。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