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民事侵权侮辱行为与侮辱罪的认定

名誉毁谤
2022-11-15 11:06:1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民事侵权侮辱行为与侮辱罪的界限是:民事侵权侮辱行为的对象是自然人法人,侮辱罪的对象是自然人;民事侵权侮辱行为主观为故意或过失,侮辱罪主观为故意;民事侵权侮辱行为需达到造成一定影响,侮辱罪需达到情节严重。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 民事侵权侮辱行为的构成是:客观上存在侮辱他人的行为。侮辱行为必须公然进行。侮辱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人。特定的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数人,但必须是具体的,可以确认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我国《刑法》以及《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都有关于侮辱罪的相关规定。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然对他人进行侮辱行为的犯罪,要求有暴力,以及公然性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分别以侮辱罪或者诽谤罪定罪处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