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法院判决后,被告依旧不还款,且已过失信黑名单2年期限,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处理

债务追讨
2022-11-23 11:31:4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被告进黑名单的,仍然需要还钱。被告人成为失信被执行人的,只会让其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更多的限制,在还款义务上不会获得半分好处。如果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
    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
    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
  • 没有能力偿还的,但是态度较好,有偿还意向,偿还人可以分期还,一般法院不会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只有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债务人,才有可能被法院列入“黑名单”。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三)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四)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
    (五)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六)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 有两种解决方式:

    1、债务人欠钱,被债权人起诉,一般立案后,法院会进行庭前调解,如果有钱还,进行庭前调解即可。如果错过了庭前调解,案件审理过程中,依然还可以调解,签调解协议;

    2、债务人也可以直接选择和债权人进行沟通,让对方撤诉来庭外和解。如果协商失败,原告起诉后,被告应当积极应诉,争取对自己有利的判决在法院判决。若法院判决对自己不利,在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尽快履行。因为在法院判决生效后拒不履行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