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假冒伪劣商品单位犯罪的追诉标准

消费者维权
2022-11-24 08:35:3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假冒伪劣商品单位犯罪的追诉标准是: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经过十五年不再追诉;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经过二十年不再追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单位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追诉标准是:单位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一百五十条
    单位犯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 假冒伪劣商品单位犯罪的立案标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对市场经济和消费者的利益会造成危害,假冒伪劣商品一般是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而生产、销售行为情节严重时,会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