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线上教育培训机构虚假宣传,诱导消费了9000余元,属于诈欺吗?

网络购物
2022-12-08 10:41:3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培训机构以单位名义进行诈骗,诈骗金额在五万元到二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法律规定,培训机构出于不正当的占有目的,隐瞒事实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追究直接负责的单位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徙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应当受到处罚并承担责任的行为。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为: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
    3、主体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比较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与诈骗罪之间,是存在共同点的。所以,构成诈骗的一定是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但是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不一定构成诈骗罪。
  • 被培训机构骗了钱的,受害人可以向教育局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除了投诉,受害人还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投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