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农民工地上工资

讨薪
2022-12-09 09:04:4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农民工讨薪该找各地的劳动执法部门来处理。劳动部门的执法监察人员会帮助协调解决。农民工也可以到各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去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不服,也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胜诉后还可以依法申请强制执行。法律依据:农民工讨薪该找各地的劳动执法部门来处理。劳动部门的执法监察人员会帮助协调解决。农民工也可以到各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去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不服,也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胜诉后还可以依法申请强制执行。法律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的;
    (二)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三)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 农民工工资属于劳动争议。工资属于劳动报酬,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的范围,农民工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明确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政府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要求按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法律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条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农民工,是指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农村居民。本条例所称工资,是指农民工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后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
    第三条
    农民工有按时足额获得工资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
    农民工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完成劳动任务。
    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