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你好,我们是做商贸公司,有同行进行恶意竞争

不正当竞争
2023-01-14 12:42:1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你好,如果公司给你补偿,可以考虑与其签订协议约定
  • 有些企业会通过不正当的方式进行竞争,那么同行恶意举报如何进行处理?
    如果同行业的企业进行恶意举报的,受害人企业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恶意举报可能涉及到不正当竞争、诬告陷害等的犯罪行为。
    恶意举报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触犯刑法呢?这需要我们对诬告陷害罪的犯罪构成进行经核准的深入分析和把握。
    首先,从举报依据上看,必须是明知是“捏造的事实”仍然进行举报,才构成诬告陷害。
    其次,举报的意图,必须是希望陷害且使对方受到“刑事追究”。
    再次,举报的后果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
    最后,专门将诬告错告或者检举失实进行了区分,如果是因为情况不明,将轻罪夸大了、少罪告多了,那也不是诬告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 商业竞争异常激烈,实践当中就有一些人为了打压对手,采用诽谤、造谣等手段于公众面前诋毁其他企业的商品,造成其商业形象和信誉受损。此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视具体情节而定,情节较轻影响不大的,行为人必须积极消除影响,并当众道歉,挽回对对方造成的影响;情节严重的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依法会被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依照法律规定,实施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定罪处罚:
    一、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
    2、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
    三、其他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