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未成年人离家出走可以报警吗?

2023-05-27 10:32:11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成年人离家出走可以报警。
    行为人失踪后24小时后联系不上的,可以先报警但是不一定会立案侦查。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公安机关对失踪案立案须具备以下条件:
    1、失踪现场有明显被侵害痕迹的;
    2、人与机动车同时失踪或携带大量财物失踪的;
    3、有证人证明失踪人员遭到侵害的;
    4、失踪人员失踪前与他人有重大矛盾纠纷的;
    5、未满14周岁失踪,超过24小时的;
    6、失踪原因不明、超过3个月未归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
    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 发现未成年人出走且有明确的迹象表明属于非正常行为时,可以随时向公安机关报警,是否能立案,公安机关会综合推断后再确定;如果符合失踪立案的立案条件,公安机关会及时立案的。离家出走失踪立案标准如下:
    1、失踪现场有明显被侵害痕迹的;
    2、人与机动车同时失踪或携带大量财物失踪的;
    3、有证人证明失踪人员遭到侵害的;
    4、失踪人员失踪前与他人有重大矛盾纠纷的;
    5、未满14周岁失踪,超过48小时的;失踪原因不明,离家出走,超过三个月未归的。
    根据《公安机关处置失踪警情工作标准》第十三条规定,
    负责查找的民警应当认真向求助人了解失踪人员相关情况,制作询问笔录,并可以要求求助人提供失踪人员的近期照片。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处置失踪警情工作标准》第十三条
    负责查找的民警应当认真向求助人了解失踪人员相关情况,制作询问笔录,并可以要求求助人提供失踪人员的近期照片。
  • 法律分析:看情况,虽然成年人离家出走之后是可以进行报警的,但是成年人拥有自主的权利,以及是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果能够联系上的话,那么就不属于失踪。并且成年人有权利选择离家出走。
    因此,如果成年人在没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报警,但是警察不会受理。但如果对方有生命受到威胁的可能性或者是有受到侵害的可能性,那么警察会受理,不过前提是需要能拿出证据来证明事实的存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
    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