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婚姻错误的一方,对方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却被迫写下,如果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要把保证书清理干净,这样的保证书有效吗?

起诉离婚
2023-06-04 04:25:1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1、婚姻中的保证书如果没有法律规定的无效事由在离婚中是有效的。
    2、法定无效事由有:行为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人是虚假的意思表示;保证书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等。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法律分析:就夫妻婚内保证书来讲,需要注意其中的内容,若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那么该内容就是无效的,但此时可以认定为部分无效。
    1、保证书中关于该方存在过错行为的记载,可以作为另一方主张感情破裂和对方存在过错的直接证据,在离婚诉讼中具有重要的证明效力。
    2、保证书关于离婚时“放弃财产”的承诺,或者对将来离婚时双方如何财产分割作出的单方保证,如果内容明确,应当视为婚内的财产约定,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3、保证书关于离婚时“自愿放弃孩子抚养权”的内容,在法律效力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 法律分析:夫妻间签的保证书是否有法律效力,要看保证书的内容定,如果是关于财产的保证书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是关于人身关系的保证,如:“不许离婚”;或者“离婚需要赔偿”等内容是无效的。因为法律规定婚姻自由,此保证书违反了法律规定。
    保证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不是看是否公证,而是看保证书的内容。原则上需要确定以下几点情况:
    第一,行为人是否具有完全行为能力;
    第二,行为人的保证是否是其真实的意思表示;
    第三,保证书中是否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以及是否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第三十六条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第三十七条 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前款规定的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构。
    第三十八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未经公证的事项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依照其规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