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逾期,微信上催收人员骂人怎么办?

金融借款贷款
2023-06-06 16:14:0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债务人骂催收员可以到法院起诉。催收指的是对于公司坏账或者是个人的欠款进行补救的民事行为。催收的双方当事人分别是债权方及债务方。若是债务方没有能力或者是没有诚意想要偿还债务的,则催收方可以通过一些民事方法对债务人施加一定的压力,促使其履行偿还债务的义务,这是合法的行为。
    因此当债务人骂催收员时催收员可以起诉该债务人。
    法律依据:《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
    第十三条 债务催收对象应符合法律法规有关要求,不得骚扰无关人员。

    第十四条 从业机构无法与债务人取得联系时,为恢复与债务人联系,方可与债务人事先约定的联系人进行联系。
    第十五条 在开展债务催收时,催收人员应第一时间表明所代表机构的名称,现场催收时应主动出示相关证件及借款资料。

    第十六条 催收人员在与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沟通时,应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得采用恐吓、威胁、辱骂以及违反公序良俗的语言或行为胁迫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
    第十七条 催收人员应在恰当时间开展债务催收活动,不得频繁致电骚扰债务人及其他人员。

    第十八条 催收人员不得向债务人外的其他人员透露债务人负债、逾期、违约等个人信息,法律法规另行规定的情形除外。
    第十九条 从业机构应当指定收款渠道,催收人员不得使用其他渠道或方式收取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的还款,也不得以催收名义非法收取额外费用。

    第二十条 现场催收人员着装须文明得体,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穿着误导性服装。
    第二十一条 现场催收应全程录音或录像。现场催收人员应主动告知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录音或录像行为。

    第二十二条 现场催收人员不得殴打、伤害债务人及其他人员,不得非法限制债务人及其他人员人身自由,不得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非法搜查他人身体。
    第二十三条 现场催收人员不得抢掠或破坏债务人及其他人员财物。

    第二十四条 现场催收人员如与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发生冲突,应主动报警。
    第二十五条 催收人员不得诱导或逼迫债务人通过新增借贷或非法途径筹集资金偿还逾期债务。

    第二十六条 催收人员不得冒用行政部门、司法机关以及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的名义开展催收。


  • 法律分析:辱骂他人可处治安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骂的内容属于虚构,可以构成侵犯名誉权,也可能构成诽谤罪或者侮辱罪,可以起诉至法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 可以先与骂人者进行沟通,双方协商解决,避免矛盾激化,通知相关网站,要求删除相关辱骂网帖。如果协商不成,报警处理,要求警方介入调查处理。被人谩骂,攻击,可以起诉的。起诉方法如下:
    1.取证,可以把辱骂言语记录下来,比如录音什么的。
    2.咨询,向律师咨询相关的问题。
    3.决定上诉,到法院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