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公司没有正当理由解雇我,而且在工作期间没有与我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缴纳社保等,能否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合同纠纷
2023-06-13 16:22:1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4、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其他劳动争议。因公司不补缴社会保险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展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 可以。我国法律规定,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4、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因公司不补缴社会保险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 申请劳动仲裁甚至起诉是公司的权力。劳动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是否受理是另外一回事。即使受理,胜算也要看劳动纠纷的具体情形以及用人单位所掌握的相关证据。
    一、员工入职后,未签订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工作满一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
    很多中小企业对劳动法不熟悉,以为不签劳动合同是更自由,就可以随时放弃解雇员工,也不用给员工缴纳社保,可以避免法律责任。这种情况下,只要员工能证明自己和企业存在劳动关系,那么几乎百分百需要从第二个月支付双倍工资,还能获得经济补偿金。
    二、劳动合同到期,不及时续签
    劳动合同到期,不及时续签,和入职不签合同,实际上是一样的。劳动合同到期,相当于新的合同要开始,一样需要在到期后的一个月内续签。如果不续签,也是要付双倍工资的。
    签合同
    三、试用期不办转正手续
    有些公司,试用期内想多花一些时间考察员工,甚至一些居心叵测的企业,想多利用试用期廉价的劳动力,拖到试用期最后一刻,甚至试用期刚好过了,去和员工说,试用期不合适,要求员工走人。
    以为这样通知员工,不给员工办转正手续,就可以了。
    实际上,只要试用期的时间过了,哪怕是过一天,企业不给员工办理转正手续,员工也是自动转正,不可以再以试用期不合适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四、不交社保
    很多企业不交社保,甚至要求员工自愿签一份放弃缴纳社保的声明书(一方面为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为不去劳动局备案社保关系。)实际上这种违背法律的规定,是无效的。
    企业不交社保,员工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获得N+1的经济补偿金。
    社保
    五、不按时发放工资
    有一些企业,经常无故拖延发放工资,殊不知,这是企业把把柄交到员工手上。
    作为员工,千万不要担心企业卡着自己工资,拿住了自己咽喉,如果企业敢这样做,你完全可以反将一军,以企业不按时发放劳动报酬为由,主动和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可以获得N+1的经济补偿金。
    六、以员工不能干好工作为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
    这一点,企业通常会有2个误区。
    第一,企业是以员工工作做不好,不胜任为由,解除合同,而没有经过调岗或者培训这样一个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是违背劳动合同法的。
    第二,企业即使能拿出证据,证明员工不胜任,那按照劳动合同法,也得给经济补偿金。
    所以,如果企业以员工干不好工作,不胜任,工作有问题为由,作为员工,千万不要担心。
    七、以员工违反公司纪律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这一点,是比较可怕的,因为如果员工被证明严重违反公司纪律,企业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没有经济补偿金的。
    但是,这一点在执行中,很多企业是存在漏洞的。
    八、员工在办公场所吵架或者打架,直接开除
    如果员工只是在办公场所吵架或者打架的,其实是没有办法直接认定严重违纪的。因为要看有没造成实际影响。很多企业的制度设计,是没有设计成梯度的,比如打架没有造成损失,应该是书面警告,造成具体什么损失,才进行开除。
    如果是一刀切的制度,是有争议的,闹到劳动部门那,员工是有赢面的,制度需要程序合法,处罚程度合法。
    九、员工隐瞒婚育,进行开除
    如果员工隐瞒婚育情况,其实不属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内容,是没有关系的。
    决定企业是否录用员工,应该是劳动者的能力,工作经验,专业证书等,婚育状况和工作本身没有关系,属于个人隐私信息,所以不构成欺诈,企业是不可以以员工隐瞒婚姻状况,生育状况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
    个人隐私
    除此之外,就更别提一些奇葩企业,要求员工承诺几年内不许怀孕,然后员工不小心怀孕,还找员工麻烦要求离职的这些情况。
    十、以员工被行政拘留为借口,解除劳动合同
    现实中,有一些员工会因为民事纠纷,酒驾,涉及赌博,嫖娼等,被行政拘留,然后企业会以不能上班,被行政拘留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事实上,这样的做法,企业是不合法的。因为根据劳动合同法,只有当员工违反刑法时,有刑事责任时,企业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