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合同规定了全国范围内的工作地点,乙方同意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工作地点和岗位,按新岗位定薪,岗位变薪

劳动合同纠纷
2023-06-26 16:10:3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变更工作地点可以通过协商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也可以赔偿二倍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约定了工作地点,公司无权单独变更,应当与劳动者协商,经过协商达成一致的,变更合同,合同继续履行。
    不能达成一致的,公司应当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合同,并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公司不经协商变更工作地点的,劳动者有权拒绝,公司因此解除合同或者给予处罚的,都属于违法行为,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维权,解除合同的需要支付二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变更工作地点岗位调动必须服从吗
    变更工作地点,岗位调动不是必须服从的。用人单位必须首先与雇员达成协议。未经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单方面调整岗位,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无效的。
    如果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进行岗位调动,且调动合理,没有侮辱或处罚,工资不减,且岗位与劳动合同有关联,则调动有效。
  •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约定工作地点变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可以变更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拒绝的,用人单位以此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服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法律分析:如果合同约定了工作地点,用人单位不可随意调动岗位。如果强行调动,可以拒绝。;劳动者还可依相关法律提出离职并要求经济补偿金。按理来说,公司是不可以随便调动员工职务的,哪怕是提升,也要经过双方的协商后才能完成。员工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担任新职位,并且有权拒绝协商后的岗位,若是不牵涉到个人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就无需再要求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