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有什么区别?

2023-07-06 09:58:1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的区别如下:
    1、必备要素不同。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2、依据不同。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产生法律后果,法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
    3、要求能力不同。
    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法律行为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4、发生效力不同。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发生效力,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发生效力;
    5、取得方式不同。
    依法律行为取得,是传来取得,依事实行为取得,是原始取得;
    6、法律要求不同。法律行为都是合法行为,事实行为区分合法行为与非法行为;
    7、能力要求不同。法律行为要求行为能力,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 一、怎么区分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
    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法律行为依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事实行为依法律的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法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后果。民事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行为,行为又分为法律行为和违法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事实行为吗
    1、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并非一切民事行为都是民事法律行为;
    2、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3、民事行为是与事实行为相对应的概念。事实行为是指不具有意思表示内容,但按照法律规定,在客观上引起了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如侵权行为、无因管理行为、拾得遗失物的行为、发现埋藏物的行为;
    4、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而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
    5、民事行为根据当事人意思表示产生法律效力,事实行为依据法律规定产生法律后果;
    6、民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相应行为能力为生效条件,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 事实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主要区别:
    1、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民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
    3、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效果;民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有什么关系
意思表示瑕疵 5246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有什么关系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
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 29957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
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 18890
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民事法律行为
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 28562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情况有哪些?
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 13712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情况有哪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