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如何解除合同可以获得赔偿?

劳动合同纠纷
2023-07-12 11:38:1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解除合同的赔偿是:可以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进行赔偿。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违约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条款和定金条款的,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赔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 解除合同赔偿金标准:
    1、协议解除合同的,赔偿金标准依据当事人协议约定;
    2、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通常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违约方应当赔偿另一方因违反合同受到的损失;
    4、损害赔偿额应当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 解除合同需要索赔的,可以要求违约一方继续履行、补救措施、损害赔偿。赔偿损失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法律依据: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