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哪些人可能患有精神疾病,应该进行鉴定

人身损害赔偿
2023-07-26 14:40:3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对可能患有精神病的以下人员应当进行鉴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民事案件的当事人;行政案件的原告;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拘留处罚的人员;劳动改造的罪犯;劳动教养人员;收容审查人员;与案件有关需要鉴定的其他人员。法律依据:《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第七条
    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员应当进行鉴定:
    (一)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
    (二)民事案件的当事人;
    (三)行政案件的原告人(自然人);
    (四)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拘留处罚的人员;
    (五)劳动改造的罪犯;
    (六)劳动教养人员;
    (七)收容审查人员;
    (八)与案件有关需要鉴定的其他人员。
  • 法律分析: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员进行鉴定: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
    2.民事案件的当事人;
    3.行政案件的原告人;
    4.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拘留处罚的人员;
    5.劳动改造的罪犯;
    6.劳动教养人员;
    7.收容审查人员;
    8.和案件有关需要鉴定的其他人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 其中明确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条 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病人)如果没有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知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
  • 法律分析: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员进行鉴定
    1. 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
    2. 民事案件的当事人
    3. 行政案件的原告人
    4. 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拘留处罚的人员
    5. 劳动改造的罪犯
    6. 劳动教养人员
    7. 收容审查人员
    8. 和案件有关需要鉴定的其他人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