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拆迁房屋是否为违法建筑

拆迁补偿
2023-08-25 16:16: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拆迁房屋是不是违法建筑,要看房屋是否有合法产权,如果没有合法产权的,一般是违法建筑。
    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十五条
    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对房屋征收范围内房屋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情况组织调查登记,被征收人应当予以配合。调查结果应当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布。
    第十六条
    房屋征收范围确定后,不得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实施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和改变房屋用途等不当增加补偿费用的行为;违反规定实施的,不予补偿。
    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将前款所列事项书面通知有关部门暂停办理相关手续。暂停办理相关手续的书面通知应当载明暂停期限。暂停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年。
    第二十四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对违反城乡规划进行建设的,依法予以处理。
    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对征收范围内未经登记的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对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应当给予补偿;对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不予补偿。

  • 在拆迁征收领域,被拆迁征收人之违法建筑多为居民为解决居住困难而私自搭建的建筑物,或者农民之间转让宅基地、承包地并在其上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等情形。对于该等违法建筑的界定,其依据的主要法律是《城乡规划法》和《土地管理法》。
    现实中,诸多立法和执法人员习惯地将违章建筑与违法建筑混为一谈。为更好地区分违法建筑和违章建筑,有必要将违章建筑作狭义理解,即:所谓违章建筑,系指违反除法律、行政法规之外的行政规章和各种制度的规定而建造的建筑物;而对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而建造的建筑物,我们则称之为违法建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行土地管理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动态监测,与发展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建立土地管理信息共享机制,依法公开土地管理信息。
  • 实践中,拆迁方认定违法建筑通常是通过对证件是否齐全而定的。有的甚至通过吊销或撤销被拆迁人的相关证件来认定被拆迁人的房屋为违法建筑,这样是不合法的。
    对违法建筑认定及拆除的法律依据为法律依据:《城乡规划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等。其有法定的流程,主要有这几个步骤:1、发现违法建筑;2、制作“立案呈批表”;3、制作《行政处罚书》并依法送达;4、调查;5:制作责令限期拆除;6、制作《催告书》(听取陈述和申辩);7、行政机关拆除前作出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8、执法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并依法送达;9、强制拆除。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