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国家有退林还耕这种政策吗?

土地纠纷
2023-08-28 18:26: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退耕还林政策是指从保护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停止耕种;本着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林草植被。法律依据:《退耕还林条例》第十五条 
    下列耕地应当纳入退耕还林规划,并根据生态建设需要和国家财力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
    (一)水土流失严重的;
    (二)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的;
    (三)生态地位重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
    江河源头及其两侧、湖库周围的陡坡耕地以及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等生态地位重要区域的耕地,应当在退耕还林规划中优先安排。
  • 法律分析:(一)为了规范退耕还林活动,保护退耕还林者的合法权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二)国务院批准规划范围内的退耕还林活动,适用本条例。
    (三)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
    (四)退耕还林必须坚持生态优先。退耕还林应当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防治水土...
    (五)退耕还林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退耕还林条例》
    第一条 为了规范退耕还林活动,保护退耕还林者的合法权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国务院批准规划范围内的退耕还林活动,适用本条例。


  • 法律分析:国家实行退耕还林资金和粮食补贴制度,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地还林面积,在一定期限内无偿向退耕还林者提供适当的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费和现金(生活费)补助。退耕还林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
    (一)退耕还林要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农民吃饭、增收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坚持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采取综合措施,制止边治理边破坏问题;坚持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尊重自然规律,科学选择树种;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二)实施退耕还林要认真落实“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坚持个体承包的机制,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必须切实把握“林权是核心,给粮是关键,种苗要先行,干部是保证”这几个主要环节,确保退耕还林取得成功。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