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想问下,我03年准备买的一个房子,可由于开发商的问题,一直到现在都没盖成,前段时间他说退我定金的2倍,我没答应,因为我等了7年多了,存的钱就为买这个房子,不想退。可现在他把我告了,说这个地方挪做它用,让法院判合同无效,法院根据合同法第52条第2条,判决的,这样合理吗?法院的判书成立吗?

2019-06-07 13:12:0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定金是指当事人约定由一方向对方给付的,作为债权担保的一定数额的货币,它是一种法律上的担保方式,在于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在债务人履行债务后,依照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定金可以直接抵作价款也可以收回。
    所以签订合同后,定金款能否退还需要看合同的约定。
    关于房子定金退的问题,需要具体分析,法律依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约定以交付定金作为订立主合同担保的,给付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主合同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第一百一十七条 定金交付后,交付定金的一方可以按照合同的约定以丧失定金为代价而解除主合同,收受定金的一方可以双倍返还定金为代价而解除主合同。对解除主合同后责任的处理,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
  •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的:
      按照法律规定,这种情形下导致劳动合同无效主要是以下这几种情况:
      
    (一)在没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签订合同。
      主要指法律规定部分岗位需要劳动者经过专门培训,并且已经取得资格证书,但是劳动者提供虚假的资格证书,并且签订劳动合同。
      
    (二)行为人负有义务向他方如实告知某种真实情况而故意不告知的。
      如单位虚假承诺优厚的劳动条件,劳动者本身存在疾病,不得从事某些行业,但并未如实告知的等。
      
    (三)采用胁迫、乘人之危的手段,以损害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强迫对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逼迫劳动者在合同期满后续签劳动合同。
  • 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有三种条款是有效的:一是,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二是,因合同无效返还由该合同取得的财产;三是,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责任。但违约金条款并不是结算和清算条款,结算和清算条款的意思是有关报酬、费用等方面如何计算的问题。
    同时,违约金条款也不是争议解决条款。争议解决条款是指合同中约定的,如果双方发生争议,是选择仲裁还是诉讼等。无效合同中关于违约金条款,是先有约定,违反约定才会适用本条款追究违约责任,现在“约定”无效了,不存在违约的情形,那么自然也就不可能适用本条款。
    无效合同自始无效,违约条款在无效合同中也自始无效,只能要求造成合同无效一方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或赔偿责任。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