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房屋租赁合同如何有效,具体应如何处理

房屋租赁
2023-09-11 08:10:5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房屋租赁合同符合以下条件的,具有效力:
    1、合同当事人具有缔约能力;
    2、房屋租赁合同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房屋租赁合同的效力认定: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出租人和承租人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协商一致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是合法有效的。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法律依据: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房屋租赁合同无效的处理方法如下:
    1、按照无效合同的处理原则,承租人腾退房屋,租赁房屋在签订合同前恢复状态;
    2、出租人将多余的租金予以返还,租人负责拆除租赁期内的附件或与出租人协商扣除租金;
    3、合同无效的过错方也应当赔偿对方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房屋租赁合同无效,当事人要求按照合同约定的租金标准支付房屋占有使用费的,人民法院一般应当予以支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