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法庭调解的程序是什么,是否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起诉离婚
2023-09-11 08:14: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院调解主要分为以下步骤:一是由当事人提出申请而开始;二是法院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主动依职权调解而开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 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 一、法院庭前调解的程序的流程是什么
    1、法院庭前调解的程序的流程如下:
    (1)是由当事人提出申请而开始;
    (2)是法院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主动依职权调解而开始;
    (3)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确认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第九十七条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
    二、 法院调解书签订后怎么向当事人送达
    法院调解书签订后向当事人送达的处理方式如下:
    1、直接送达,公安司法机关派员将诉讼文书直接送交收件人的一种送达方式。
    2、委托送达,承办案件的公安司法机关委托收件人所在地的公安司法机关代为送交收件人的一种送达方式。
    3、邮寄送达,公安司法机关通过邮局诉讼文书用挂号方式邮寄给收件人的一种送达方式。
  • 法院调解是指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自愿、平等地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和结案方式。判决是指人民法院根据查明的案件事实和有关的法律,对当事人之间有争议或者被侵害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所作的权威性判定。经法院认可的调解协议具有替代判决的效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二条 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