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如何处理交通事故后的报警,法律上如何规定

交通事故赔偿
2023-10-06 16:36:0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交通事故发生后如何处理
    1、发生交通事故时应当及时报警:
    (1)交通部门现场勘查;
    (2)交通部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3)交通部门组织赔偿调解;
    (4)向人民法院起诉;
    (5)申请强制执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应当依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简化办事手续,做到公正、严格、文明、高效。
    第八十条
    交通警察执行职务时,应当按照规定着装,佩带人民警察标志,持有人民警察证件,保持警容严整,举止端庄,指挥规范。
    二、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是什么
    1、肇事者对被害人造成的人身损害,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其中索赔包括:医疗费用、住院费用及其伙食费、误工费用等等,若导致被害人受到严重伤害或者严重残疾的情况,受害方还可以要求赔偿残疾赔偿金、后续康复护理治疗费用等;
    2、肇事者造成交通事故导致受害者死亡,侵害方除了要赔偿抢救的相关费用外,还要赔偿相应的丧葬费、死亡补偿费和对其受害者亲属的精神损害赔偿费用等等;
    3、受害人可以通过与侵害人协商约定相应的赔偿费用,也可以请求交警部门或者调解委员介入调解,若调解无效,则受害者可以依法上诉至人民法院。
  • 交通事故报警后处理流程:
    1、现场处理,在交警到来之前,尽量固定证据
    2、交通事故认定对于轻微事故,交警可适用简易处理程序,当场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
    3、交警调解,事故认定书出具后,当事人共同要求交警调解的,可以由交警部门调解;
    4、诉讼,交警调解不是索赔的必要程序,当事人不愿由交警调解的,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索赔。
    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十七条  接到道路交通事故报警后,需要派员到现场处置,或者接到出警指令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


  • 一、事后报案的交通事故如何处理
    1、事后报案的交通事故处理方式如下:
    (1)公安交管部门应当依法予以记录,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交管部门应当予以受理;
    (2)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该部门没有管辖权的,及时书面通知当事人。
    2、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八条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报警,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的记录内容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接受案件的决定。
    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二、交通事故责任是怎么划分的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如下:
    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