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精神病人能不能贷款

金融借款贷款
2023-11-07 10:26:0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如果是在患病期间贷款,贷款合同无效,精神病人没有行为能力不需还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精神病人在贷款的时候如果银行未经审核,则银行需要承担责任,若精神病人是在精神正常时候办理贷款,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话,则贷款行为有效,贷款合同受法律保护。法律依据:《贷款通则》第十七条
    借款人应当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借款人申请贷款,应当具备产品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不挤占挪用贷款资金、恪守信用等基本条件,并且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原应付贷款利息和到期贷款已清偿;没有清偿的,已经做了贷款人认可的偿还计划。
    二、除自然人和不需要经工商部门核准登记的事业法人外,应当经过工商部门办理年检手续。
    三、已开立基本帐户或一般存款帐户。
  • 法律分析:贷款都需要还的。精神病人是需要有一名监护人的,精神病期间所发生的一些民事行为纠纷由监护人负责。精神病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发放贷款时未得到其监护人认可同意的,可以不用还款,法院也不会支持,但是如果该精神病人属于半清醒的那种,申请贷款时,认定是清醒状态的,可以要求精神病人以其个人财产偿还贷款,如未按时归还,即会产生逾期记录,因后续再申请贷款或信用卡等业务时,均需审核信用情况,建议保持良好的还款记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一条 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