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贷款合同未签署但已经拿到贷款,是否违法?

金融借款贷款
2023-11-25 18:34:09
律师解答共有2条
  • 贷款合同没有签订也可以生效,当贷款人提供借款给借款人时,借款人也已经接受了借款的,此时虽然双方当事人没有签订书面的贷款合同,但是也认定为该贷款合同已经成立。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第六百六十八条规定,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六百七十九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九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 没签贷款合同不算违约,因为没有合同和约定的情况之下,就会存在着违约的行为。如果签合同了不要贷款是否违约有两种处理情形:贷款签合同了,如果是未在合同标明需要履行金等情形的,属于欺诈行为,该合同无效,也就不存在违约不违约的行为。
    如果合同明确有这些条款,且当事人同意该条款,则属于违约行为,需要支付违约金
    根据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五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六条 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五十八条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