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行政法行为是什么

行政处罚
2023-12-28 14:56: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行政行为的特征主要有:
    1、 从属法律性: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注意立法行为与行政行为的区别,立法行为是创制法律规范,而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规范;
    2、裁量性:行政行为具有自由裁量的余地;
    3、单方意志性:行政主体可以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行政行为,而无需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
    4、效力先定性: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事先假定其符合法律规定;
    5、强制性: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施的保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 行政行为指的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依法行使其行政管理职权,而对外部作出的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例如行政许可行为、行政处罚行为等。
    行政行为有哪些特征
    1、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具有从属法律性;
    2、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
    3、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务必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第五条
    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原则。
    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未经申请人同意,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参与专家评审等的人员不得披露申请人提交的商业秘密、未披露信息或者保密商务信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涉及国家安全、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除外;行政机关依法公开申请人前述信息的,允许申请人在合理期限内提出异议。
    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申请人有依法取得行政许可的平等权利,行政机关不得歧视任何人。
  • 法律分析:行政法律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