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甲乙方是有过一次交易的老客户,故在口头谈妥交易要点后在签订合同时,受甲方指引在多份合同上逐一签字并按下手印,乙方由于对甲方比较信赖再加上签字完毕后甲方立即收起合同,几乎没时间、也没机会细看合同内容。履约过程中由于乙方违约,在没给甲方构成实际损失的前提下,但根据合同条款,乙方需要承担极大损失。请问乙方能否以显失公平、或重大误解为由向法院起诉申请撤销该合同。

2019-07-07 09:36:46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作为购房人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一定要审查开发商是否具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有了许可证,则标志着开发商具有土地使用证、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等。
    第二,一定要采用房地产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标准房屋买卖合同文本,并按照文本中所列条款逐条逐项填写。
    第三,一定要注意合同条款中双方所填写的内容中权利与义务是否对等。
    第四,一定要分清房屋暂测和实测面积。
    第五,一定要讲究房屋买卖的付款方式是否规范。在合同中对付款的数额、期限、方式及违约责任等作出约定。
    有的开发商不是先签订合同,而是先让购房者交纳一定数额的定金,只给购房者一个收条,一旦发生纠纷往往造成购房者在追究其责任方面的举证困难。
    第六,一定要认准交房日期是否确定。
    资金不足而延期交房是常有的事,开发商在预售合同上往往大做文章,如只注明竣工日期,而不注明交付使用日期;运用“水电气安装后、质量验收合格后、小区配套完成后”等一些模糊语言。
    对此,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将交房日期明白无误地规定为“某年某月某日”,并注明开发商不能按时交房所需承担的责任。
  • 如果有证据能够证明口头承诺的存在,那么口头承诺没有实现就属于违约的行为。但是一般口头承诺比较难举证,所以最好合同采用书面形式,将条款写明。  根据《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 依据合同法的规定,显失公平是撤销合同的法定事由,对方应该是请求撤销合同了。你如果是合同相对方,可以提出不是显失公平的抗辩。具体的掌握,一般按成交价与市场价之比低于70%就可能认定显失公平。
    另外,撤销合同必须在签订合同一年以内申请撤销,否则法律不再保护。对方一方面可以提出显失公平,但另一方面也应根据合同约定履行合同。在法院未作出认定之前应该按合同履行,如果未按合同履行构成违约,则应该承担违约责任。
    但法律允许对方一边申请撤销合同,一边按合同履行,这样不构成违约。
  • 重大误解主要有以下5种:  
    (1)对合同性质发生的误解。因为合同的性质往往决定了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例如将买卖合同误解为赠与合同,势必改变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从而违背当事人的初衷,因此,对合同性质发生的误解应属重大误解。  
    (2)对对方当事人的误解。在即时清结或不具有人身性质的合同中,对对方当事人的误解一般不构成影响合同效力的重大误解,因为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不会因具体当事人的不同而存在重大改变。但是在以当事人信用为基础的合同中(信托、委托、寄存、信贷),在以某种感情或特殊身份关系为基础的合同中(如赠与、无偿借贷),或者在以当事人的特定技能的合同中(如演出、加工承揽),对对方当事人的误解则明显属于重大误解。  
    (3)对标的物品种的误解。如将冷冻机误解为冷藏机。因为对标的物品种的误解属于对合同标的本身的误解,所以将造成合同的目的落空,使误解者遭受重大损失,当归属重大误解。  
    (4)对标的物质量的误解。如将赝品当作真迹,将合金当作纯金购买,即属重大误解。但仅对标的物的非主要功能或效用发生的误解不属重大误解。  
    (5)对标的物数量、包装、履行方式、履行地点、履行期限的误解。如果对上述的误解造成了误解者重大损失的当归属重大误解,如果未造成误解者重大损失则不属重大误解。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