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认定上下班途中工伤新规定是怎么样的?

工伤索赔
2024-05-06 18:01:2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上班途中工伤新规定:
    1、上下班途中在合理的时间与路线,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六项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
    2、参加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二项规定,也视同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上下班途中工伤新规定包括如下:
    1、职工上下班途中,如果受到的伤害是发生在合理时间并且在合理路线的情况下,则属于工伤认定的范围;
    2、职工如果因工外出从事与工作、指派学习、开会等与工作有关的活动期间受到伤害应当认定为工伤,但如果单位派遣外出途中,从事与工作无关的的人活动,则不应认定为工伤,比如派遣外出后去旅游、与朋友聚餐等则不应认定为工伤。
    伤残鉴定注意哪些事项
    1、需要受伤的当事人和鉴定所的有关鉴定人员积极配鉴定过程;
    2、在整个鉴定过程中是不能够瞎编乱造做虚假提供假材料;
    3、出现本次事故的当事人是不能够私自去变更法医鉴定书的内容的;
    4、出现对鉴定结果不满意的,能够去申请经过当事人和鉴定人员已经协商好去的公安局或者司法机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上班途中工伤新规定:
      
    1、上下班途中在合理的时间与路线,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六项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
      
    2、参加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二项规定,也视同工伤。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