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用人单位签订无效的劳动合同需承担什么样的后果?

劳动合同纠纷
2019-09-28 15:30:56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1、单位应该跟你在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三方协议大多为为了学校统计就业率使用的,不能代替正式的劳动合同。劳动者一入职就应签订劳动合同,无论是否在试用期。
    2、如果你现在还是在试用期,那么可以提前三天解除合同,如果已经转正,可以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关系
    3、用人单位一般不能在劳动合同中给劳动者约定违约金,除非两种情况:
    一、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了培训,这个培训指用人单位支出了一定金钱的专业技术培训,不是一般的入职培训。
    二、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约定。
    4、如果你的档案已经提交到公司,你可以要求单位转移人事档案。至于报到证,可以找到新单位后要求另行开具。
  •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即可。否则用人单位须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双方已经形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合同无效,是自始无效。
    因为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还应当给予赔偿。
    《合同法》::
    第五十六条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合同部分无效,
    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五十七条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
    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
    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
    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五十九条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
    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 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这是法律上的强制义务,而且是双方的法定义务,劳动关系的双方对此不可协商变通。
    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保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
    员工可随时向劳动监察举报要求用人单位缴纳,处理结果往往是限期补缴;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还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缴纳了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费,员工在职期间一旦发生此类情况,相应的费用由社保基金负担。相反,如不缴纳社保,发生了此类情况,用人单位按照社保的标准自行负担。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