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什么情况沒有资质角逐孩子抚养权?什么情况能够 规定另一方舍弃孩子抚养权

2019-12-24 06:38:5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上没有“自动放弃抚养权”一说。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实践中,抚养是指父母对孩子照顾生活、学习的职责,更多的体现的是物质上的职责。
    另外一抚养权相关的概念是“监护权”,监护权不仅仅是父母有,法律有规定的机关或者其他人员也有。
    抚养权是不能放弃的,因为,只要是父母,对孩子就有抚养的义务,孩子的成长当然需要物质的支撑,因此,抚养权是不能放弃的。只是,在实践当中,抚养权的体现方式不一样,比如在离婚案件中,亲自抚养孩子的一方是与孩子一起生活的,不仅要支付金钱,同时还要付出管教孩子的劳动;不亲自抚养孩子的一方是支付抚养费的,不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但是有探视孩子的权利。
  • 你好,
    1、离婚时抚养权的归属,可以双方协商,一旦协商不成,则需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主要考虑以下因素:有无住所、夫妻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子女的年龄等。2周岁以下,以跟随母亲生活为原则;10岁以上,征求孩子意见。
    2、18岁,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数目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这里的“月总收入”指工资总额,包括工资、奖金等。可申请法院调查令来调查。②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目可依当年的收入或同行业的年平均收入的20%-30%。
    3、不需要给予赔偿。
    4、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分
    5、婚后所建,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均分
    6、均分
    7、来电之
    8、公平公正会并考虑当事人的要求
    9、对于一方的父母没有义务。

  • 1、有争夺抚养权的权利。
    2、按照法律精神,权利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剥夺的(重大违法情况下法院依法剥夺的除外),除非自己放弃。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抚养有婚生的抚养与非婚生的抚养之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出现与发生,导致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权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拥有该权利的一方或双方,在子女成年之前,有权决定是否与子女共同生活,该权利在子女成年时即消灭。
    3、如果男方是监外执行人员,那么如果通过法院审判,判给女方的可能性较大。理由:
    (1)赌博容易导致经济情况不稳定,无法给孩子安定的生活,不能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2)之前有犯罪行为,性格方面可能存在问题。且监外执行有后续被继续收监可能性。如果女方是监外执行人员,那么如果通过法院审判,判给男方的可能性较大。理由同上。
    4、无论抚养权归属哪一方,另一方仍有对孩子的抚养义务,同时享有对孩子的探视权。孩子也拥有对其财产的继承权。《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