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贷款在1946000期利率95000左右,年利率超过了36%。 我们通过xxxx和第三方借贷的是民间贷款吗? 你能在诉讼中获胜吗?

2020-01-23 08:42:37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债务追讨中要提供哪些证据
    (一)原告(债权人)应提供包括:
    1、能证明与被告之间存在债权的证据材料。如合同、借条、收据、欠条等;
    2、自己已履行义务而被告逾期不履行义务的证据。
    如钱款在何日何地通过什么方式交给了被告,而被告到期仍不归还,最好能提供与债权、债务人无关系的证明人;
    3、如有担保人或介绍人,必须要提供担保人或介绍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若是单位担保,须提供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情况;
    4、提供有关被告不履行义务的原因的证据。
    (二)被告主要提供足以证明债务已经履行或者已经发生变更、取消的证据材料。若提供的是带有伪造、欺骗性质的材料,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 随着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降的消息发布,公积金贷款也开始降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的通知》,从2012年6月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与市民关系最大的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
    0.20个百分点,由
    4.90%下调至
    4.70%。  根据这项通知,从2012年6月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当年归集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下调
    0.10个百分点,由
    0.50%下调至
    0.40%;上年结转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下调
    0.25个百分点,由
    3.10%下调至
    2.85%。同一天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
    0.20个百分点,由
    4.90%下调至
    4.70%;五年期以下(含五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
    0.25个百分点,由
    4.45%下调至
    4.20%。另外,开展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的城市,贷款利率按照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浮10%执行。  根据下调后的公积金贷款利率,如果贷款60万元,贷款期限为20年,采用等额本息还贷方法,每月可少还约66元的贷款,20年下来一共能节省约15000元。  厦门一位资深房贷经理表示,央行在宣布降息的同时表示,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
    0.8倍。据此分析,一旦商业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调整为8折,公积金贷款的利率优势将有所缩小。

  • 1、民间借贷与金融借贷是两类借贷类型。金融贷款是指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对外所发放的贷款。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对外发放贷款,应属于民间借贷。
    2、某些纠纷基础法律关系表现为出借金融机构账户控制权纠纷,实际上属于民间借贷。例如,股票证券等资产账户的所有人将账户及账户内资金全权委托他人操作,并约定一定时间后按本金加增值收益交还所有人的,符合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法律特征,可认定为民间借贷。
    3、员工为完成工作任务向用人单位借款的情形,不宜认定单位与员工之间成立民间借贷法律关系。考虑到单位具有制定相关公司财务制度的优势地位,上述争议不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司法机构不应以“劳动合同纠纷”受理,司法权不做公司的经营行为的裁判。
  • 无效民间借贷合同,是由于存在无效事由,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民间借贷合同。认定无效民间借贷合同,应从下列三个方面分析:  
    (1)从签订合同的主体看,无行为能力人签订的民间借贷合同是无效合同。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他们的民事活动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这些人只能从事与他们年龄、智力、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超出这个范围从事民事活动须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认可,否则属于无效的合同,不能发生法律效力.  
    (2)从合同的形成过程看,以下合同为无效合同:  代理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后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民间借贷合同;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同自己签订的民间借贷合同;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同自己代理的其他人签订的民间借贷合同;代理人与对方通谋签订的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民间借贷合同。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民间借贷合同。因为这些合同违背了作为有效合同须具备的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的条件。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而形成的借贷合同。  
    (3)从合同本身内容上看,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间借贷合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为无效合同。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