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购房交了首付款,可是由于房屋质量问题有纠纷案件,沒有去金融机构签署事后借款,我想问一下必须担负哪些义务吗?

2020-04-14 19:00:35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装修贷款目前有有两种贷款,具体如下:
    1、申请个人信用贷款来装修
    信用贷款无抵押无担保,但市场上一半以上的信用贷款产品对消费者要求甚高,或是资产证明门槛的高高筑起,或是特定行业的人士、VIP客户、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才能申请,均要严格考察申请者工作性质、所处行业、收入状况等细节。
    2、个人消费贷款之装修贷款
    这里的消费贷款指的是持证抵押贷款,也就是用房产来抵押、申请的消费贷款。
    由于多家银行开展此业务,所以消费者的选择面相对较大。
  • 买房有哪些房产纠纷  
    一、有哪些房产纠纷  
    (一)一般质量问题  一般质量问题包括裂缝、脱皮、空鼓、漏水、漏电等。因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或房屋通常品质,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由出卖人承担修理、更换、重做与赔偿损失责任,逾期交付的,应当支付延期履行违约金。交付后质量问题产生或隐蔽瑕疵暴露的,出卖人应当承担保修责任,拒绝修复或者在合理期限内拖延修复的,买受人可以自行修复或者委托他人修复,修复费用及修复期间造成的其他损失由出卖人承担。  
    (二)房屋质量不合格  建筑工程竣工经验收和规划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验收合格与规划验收合格包括公共设施、绿化、道路、停车场等整体验收,还包括取得规划、消防、环保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房屋交付前未经验收或经验收不合格的,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房屋,并请求解除合同。房屋交付后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的,买受人可以主张相同权利。同时,给购买人造成损失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三)迟延交付房屋  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在催告后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并要求出卖人承担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不过在现实中,反映开发商延期交房的很多,但要求退房的却很少。在逾期交房的博弈中,开发商总是大赢家。  
    (四)配套设施迟延或者不能交付  配套基础设施包括水、电、气、暖、通讯、有线、宽带等;配套公共设施包括停车场、道路、花园、绿化会所等。基础设施完备是买受人正常居住必备条件,如该设施缺乏,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房屋,逾期交付的,可以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  
    (五)房屋相关资料不完备  房屋交付时,出卖人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1、政府机构出具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较权威地证明房屋业已竣工验收合格;  
    2、房屋测绘机构出具测绘资料,该资料用于权属登记,也可以确定实测面积与约定面积之间的误差;  
    3、《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前者是出卖人对商品住宅承担质量责任的法律文件,后者是对住宅的结构、性能和各部位的类型、性能、标准等作出说明,并提出使用注意事项的文书。  出卖人未提供第1和2项资料时,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房屋;未提供“两书”时,不构成拒绝接受房屋的条件。

  • (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解决  按照本法,房屋装修合同纠纷作如下处理:  
    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2、消费者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专家提醒您要注意,一般情况下如果提请了仲裁,便不得再向法院提出诉讼。  
    (二)依据《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以及其他法律解决  
    1、当事人自行协商;  
    2、主管部门行政调解;  
    3、仲裁解决;  
    4、诉讼解决。  
    (三)行业规定对纠纷的解决  某些家居装饰市场规定,解决纠纷按下述流程进行:  
    1、投诉;  
    2、调解部受理;  
    3、质检部根据合同及图纸进行现场核查;  
    4、调解部、质检部依核查结果进行调解。  若双方达成协议则进行维修或返工,若未达成协议或不履行协议,可以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  专家认为,对消费者而言,装修前不妨先通知邻居,打个招呼,以便大家有个心理准备,减少发生纠纷的概率。
  • 严格意义上来说,买房首付是不可以贷款的。首付就是买房子时第一期付款。买房子时不能全部贷款。要先付一部分,余下的从银行贷款。现在的要求是付房款的30%。因为考虑到贷款的还款风险,相关的部门都会要求购房人提供一部分首付,就是预先由个人支付一部分房款,以证明你有还款能力。

      根据国家贷款买房政策的规定,购房者购买首套房需要先准备30%的首付款才能申请贷款买房,购房者购买二套房,需要准备60%的首付款才能申请到银行住房贷款。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