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婚前物业公证费用是多少,按比例收取?

公证
2020-04-25 17:32:59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房产公证费用标准,如下:  证明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房屋转让、买卖及股权转让标的额500000元以下部分,收取比例为
    0.3%,按比例收费不到200元的,按200元收取,500001元至5000000元部分,收取
    0.25%,5000001元至10000000元部分,收取
    0.2%,10000001元至20000000元部分,收取
    0.15%,20000001元至50000000元部分,收取
    0.1%,50000001元至100000000元部分,收取
    0.05%,100000001元以上部分,收取
    0.01%。
  • 价格以评估价为准,就是和你房子的价值有关,房子越贵公证费相应高一些。
    房屋买卖合同公证费的收取标准:具体公证费用,一定要去当地公证处咨询,各地均有所不同。证明经济合同的参考公证费如下所示(按照标的额多少收取):50万元以下:收取
    0.3%,较低200元;50-500万元:1500+(标的额-50万)×
    0.25%元;500-1000万元:12750+(标的额-500万)×
    0.2%元;1000-2000万元:22750+(标的额-1000万)×
    0.15%元;2000-5000万元:37750+(标的额-2000万)×
    0.1%元。当我们要对房屋买卖合同进行公证时,需要了解清楚公证费标准,这也是房屋交易的重要费用。不是所有情形都需要公证,不同情况不同处理办法。
  • 根本没有必要去作婚前财产公证情况:
      
    1、婚前一方已经取得产权证的。
      因为现在的婚姻法规定婚前的财产永远是个人的,不会因结婚达到一定年限而转变为夫妻共同财产
      
    2、婚后所住房屋为自己父母的房屋或是承租的公房,判决标准是以房屋产权证为准。
      因为这种情况下房子在谁名下就是谁的财产,所以离婚时该住房不是夫妻共同财产,不能分割。
      
    3、婚前已经交付了全部房款,婚后才能拿到房产证的。
      这种情况并不以拿到房产证的日期来界定财产归属,否则显失公平。
      
    4、婚前按揭购房,已办理了贷款手续,购房合同和银行的贷款合同都是以自己名义签的。
      这种情况下,房子是婚前个人财产,但婚后所还贷部分是夫妻共同财产,应补偿给对方一半,要注意的是:补偿的一半也仅是婚后还贷的钱,它仅限于本钱,并不包括房屋升值部分。
  • 从法律角度来看,婚前财产公证起到一个证据作用,以减少发生纠纷的可能。两人结婚并不是所有财产都需要婚前财产公证,一般来说,比较容易举证的财产,就不需要婚前财产公证,比较难举证的财产,需要婚前财产公证。像不动产,如房子、汽车等,因为实行登记制度、产权明确,就不需要婚前财产公证。而产权随时处于变动的动产,像存款、玉器、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为避免离婚时无法说明白,需要婚前财产公证。举个例子,如果一方婚前有一套房产,结婚期间,房子拆迁,这笔补偿款就是个人财产。拿到这笔补偿款后,如有必要,就要及时婚姻财产公证。因为钱是动产,如果不公证,发生纠纷就很难说清是谁的。说不清楚的钱,要算共同财产。  
    1、未婚夫妻。未婚夫妻由于不具有法律上的夫妻关系,各自的财产归属容易界定,不存在共同财产问题。  
    2、已婚夫妻也可办理婚前财产公证。只不过双方订立的协议内容只涉及各自的婚前财产,而不涉及婚后双方取得的财产。因此称作“婚前财产协议公证”。而已婚夫妻要想做此项公证,就要取得配偶的完全同意和充分支持,才能顺利办理此项公证。因为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除另有约定外,属于夫妻共有财产。由于双方结婚后,对财产的共同使用、消耗、经营,使个人财产很难与共有财产进行区分和认定,除非夫妻双方对所达成的协议均无异议,否则婚前财产公证只能是“与君无缘”了。实践中就有当事人在婚前个人投资买房子,婚后(尤其是再婚后)多年才想把房子做个婚前财产公证,以便留给自己的孩子,由于配偶不同意,费了好多周折。因此,从办理婚前财产公证的最佳时间上看,晚办不如早办,婚后再办不如婚前就办。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