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父母疏忽抚养义务的未成年人应如何起诉

2020-05-02 09:50:3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1,扶养(抚养)属于法律规定的义务,与是否可以取得遗产无关。即使被继承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遗产分配给他,做为法律规定的扶养义务人,仍然应对被抚养人尽扶养义务
    2,在法定继承情况下,如果有扶养能力而不尽扶养义务的,可以不分、少分遗产。
    对于尽到主要扶养义务的,可以多分遗产
    3,相关规定:
    (1)《继承法》第十三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 依据我国《婚姻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规定,父母应当从下列几个方面正确、适当地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一、父母必须从物质上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
    二、父母必须保证未成年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父母必须适龄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不得阻碍其入学或迫使其中途退学、辍学。接受教育,是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一项权利,是其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未成年人的父母不但无权加以限制和剥夺,相反,保证未成年子女入学接受义力教育是春依法必须履行的职责。
    四、父母应当保护子女的人身权不受侵害,包括身体不受伤害、生命不得剥夺以及胜名权、荣誉权名誉权等不受侵害。
    未成年子女的人身权受到不法侵害时,父母应当作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以非讼或提起诉讼的方式,要求侵权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五、父母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术立婚约。
    六、父母应当保护未成年子女的继承权及其他财产权利不受侵犯。
    七、当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财产造成损害时,父母应承担民事责任。如果父母已尽了监护职责,那么适当减轻其责任。
  • 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
    第十五条 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应当严格限制和尽量减少使用强制措施。
    第十八条 对惯犯、累犯,共同犯罪或者集团犯罪中的首犯、主犯,杀人、重伤、抢劫、放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未成年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确有逮捕必要的,应当提请逮捕。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只是慎用强制措施,而不是不得使用。从刑拘到逮捕、移送起诉及两次补充侦查,整个过程时间达
    6、7个月是符合程序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