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2009年8月18日离婚协议离婚后男方答应支付给我每月500元生活费到2010年12月30日,还有一次性给5万,也是到2010年12月30日为止!男方答应还我家的15000元。但是男方反悔说,500元的生活费只给到今年12月分,那5万现在也只给2万。还有买房子欠我母亲的15000元说只还5000元,剩下的一万元要和我女儿断绝关系才还。这样的离婚协议生效吗?他反悔我还能起诉他吗?

离婚
2018-10-12 15:16:2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一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这实际上是为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确定了一条标准——该笔债务必须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实践中,经常发生夫妻一方频繁发生借款行为挥霍一空但另一方却毫不知情,或者夫妻一方在提起离婚诉讼之前故意发生借款行为,以期通过离婚时对方偿还部分欠款来获取不正当利益等情形。
    如果一概将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发生的借款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而判决由双方共同偿还,显然有悖法理,因此法院在处理婚姻期间的借款时,都会审慎地审查该债务发生的时间、原因以及用途,从而确定该笔债务的性质,最终判定债务的承担者
  • 我国法律规定了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双方离婚过程中关于子女抚养权以及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有关问题。如果确定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可以由夫妻双方到民政部门进行离婚登记并将离婚协议书备案。
    由此可以看出,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并不是在离婚协议书完成并签字后就生效的,而是需要夫妻双方到民政局进行离婚登记并将离婚协议进行备案后才使其发挥效力。
  • 一般说来,离婚协议书有成立和生效两个阶段。  因为离婚协议因涉及身份关系不受《婚姻法》调整,只能根据《民法通则》民事行为理论进行解释。所谓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者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和民事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满足三个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以终止婚姻关系为目的,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相关问题达成的一致性意见,符合法律规定,也不违背社会公共道德。因此,应当认定离婚协议自夫妻双方达成共同意思表示时成立,即双方签字时成立。  但是离婚协议成立并不代表离婚协议生效。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如何分割、子女由谁抚养等内容的约定都是以夫妻双方解除婚姻关系为前提条件,如果双方没有解除婚姻关系,这些约定也根本无从谈起。因此离婚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前提条件是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协议离婚。离婚协议只有是双方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离婚手续之后才生效。  另外,还须指出一点:离婚协议生效之后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法律给了离婚双方再次寻求救济的机会,也就是对于离婚协议书的内容,当事人从诉讼程序上有反悔的权利。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的规定,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当然这个救济有前提:签订离婚协议时候,一方存在欺诈或者胁迫行为。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