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在实体店买了手机,买了假货,向店里要求退货,但店里没有答应。 我打了110报警,把110报警按到了12315。 因为已经晚上九点多了,所以12315号没有回应。 我们该怎么办

消费者维权
2020-06-22 11:32:29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买到假货可以进行网上报案
    一旦遇到网购诈骗,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为避免更多消费者上当受骗,已受骗的消费者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请求公安部门去查封网站和骗子的手机电话及银行账号。消费者可向各地公安局网监处报案,也可电话报警。
  • 买到假货的处理涉及很多种情况,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网上买到假货怎么处理?应坚定地拿起法律的武器,坚决与制假售假者作斗争,并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收集证据。证据是国家机关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正确处理的重要依据,对于当事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打击违法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2年8月31日修正)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因此,消费者应该主动按照法律规定收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次,向国家机关举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打击假冒伪劣的主管机关,承担打击假冒伪劣的职责,近年相关部门 加强了打击假冒伪劣的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查处假冒伪劣案件,对违法者进行严厉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八条 :“ 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主管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第四十九条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只要有足够的证据,国家机关一定会对违法者进行处罚。
    再次,到法院起诉。行政机关一般只对违法者进行行政处罚,受害人要让制假售假者赔偿自己的损失,维护自己的民事权益,就应该以原告的身份到法院起诉。现在,为方便人民群众的起诉,人民法院已经进行了诉讼制度改革,实行了立案登记制,只要当事人按照法律到法院起诉,法院就会受理,做出公正的裁决,还受害人以公道。
  • 打架报警,涉及的情况较多,例如:
    一、如果鉴定是轻微伤,公安机关对打人者进行治安处罚。行为人承担受害人的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二、如果鉴定结果是轻伤,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若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不管是公诉还是自诉,都可以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赔偿医疗等费用。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民事赔偿的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的规定,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 按法律规定,买到假货可以要求退款。另外,销售假货属于欺诈行为,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相关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