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物权都是法定的吗

2021-07-08 13:5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当人们认为他人的某些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利时,必须要先确定自己是否享有该权利且该权利是否经过法律明确规定的,否则不合法的权利是得不到保护的。那么物权都是法定的吗?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进行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物权都是法定的吗

一、物权都是法定的吗

物权都是法定的,物权法定中的“法”,指法律,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除法律明确规定可以由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定的外,一般不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需要说明的是,物权法定中的法律,既包括民法典物权编,还包括其他法律,如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矿产资源法、草原法、森林法、海域使用管理法、渔业法、海商法、民用航空法等,这些法律中都有对物权的规定。物权法定,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权由法律规定,当事人不能自由创设物权;二是违背物权法定原则,所设“物权”没有法律效力。

二、民法典关于物权法定原则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物权的法定原则是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三、物权取得的分类

1、原始取得

原始取得的含义是取得权利时不根据原所有权人的意思或原来客体物上根本就不存在所有权,在特定法律事实发生时只依法律规定即可取得所有权。原始取得的前提是客体物之上不存在所有权;这也就意眯着所有权的取得不需要与任何人相关,而仅依取得人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的行为即可。所以一般而言,基于事实行为而取得的物权,即属于物权的原始取得。在原始取得的物权上不存在他人的意志关系,或者说是该物权不因他人的意志关系而受影响。

原始取得方式包括:劳动和生产、先占、发现、拾得、时效取得、善意取得、添附、加工、孳息等。

2、继受取得

继受取得也称派生取得或传来取得,它指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物权。从取得人角度是取得权利,从相对人角度则是权利的丧失,故对照原始的绝对取得继受取得又称相对取得。在继受取得中,物权权利是从他人那里移转而来,主要是原所有权人对其所有物处分行为的结果。一般而言,基于法律行为的取得大都属于继受取得。依继受的方法不同,继受取得又分为移转取得和设定取得。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物权都是法定的吗的信息,由上可知物权都是法定的,即物权由法律规定,当事人不能自由创设物权,违背物权法定原则所设物权没有法律效力。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的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