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有效的条件是什么

2021-05-18 16: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能约束双方共同履行责任和义务,为日后解决争议提供依据,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合同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合同约定的内容就受法律保护。那么合同有效的条件是什么呢?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具体解答,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合同有效的条件是什么

  、有效合同的定义

  有效合同,是指具备了合同的生效要件,能够产生合同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合同。法律评价当事人各方的合意,在合同效力方面,是规定合同的有效要件,作为评价标准。对符合有效要件的合同,按当事人的合意赋予法律效果,对不符合有效要件的合同,则区分情况,分别按无效、可撤销或效力未定处理。

  合同生效的前提必须是合法。只有符合《民法典》规定下的合同才是有效合同,才会受到法律保护。假使该合同从一开始就是无效的,那么,也不可能获得《民法典》的保护,一旦这种无效合同涉及违法内容,还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得不偿失。

  、合同有效的条件

  (一)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合同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这是当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发展状况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条件。

  1、自然人签订合同,原则上须有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不得亲自签订合同,而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签订。民法典有一个例外规定,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签订纯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

  2、对于非自然人而言,必须是依法定程序成立后才具有合同行为能力。同时还要具有相应的缔约能力,即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部门授予的权限范围内签订合同。

  (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缔约人的表示行为应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与表示行为相一致。

  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在一般误解等情况下,合同仍为有效。

  2、在重大误解时,合同则可被变更或者撤销。

  3、在乘人之危致使合同显失公平的情况下,合同可被变更或者撤销。

  4、在因欺诈、胁迫而成立合同场合,若损害国家利益,合同无效;若未损害国家利益,合同可被变更或撤销。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当事人双方所订立合同涉及内容是合法的,不能有损社会公共利益。

  (四)合同标的须确定和可能

  合同标的决定着合同权利义务的质和量,没有它,合同就失去目的,失去积极的意义,应归于无效。

  1、合同标的可能,是指合同给付可能实现。

  2、合同标的确定,是指合同标的自始确定,或可得确定。

  三、合同订立的原则

  (一)平等原则

  根据《民法典》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平等原则是指地位平等的合同当事人,在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思表示的前提下订立合同的原则。这一原则包括三方面内容:

  1、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不论所有制性质,也不问单位大小和经济实力的强弱,其地位都是平等的。

  2、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对等。当事人所取得财产、劳务或工作成果与其履行的义务大体相当;要求一方不得无偿占有另一方的财产,侵犯他人权益;要求禁止平调和无偿调拨。

  3、合同当事人必须就合同条款充分协商,取得一致,合同才能成立。任何一方都不得凌驾于另一方之上,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更不得以强迫命令、胁迫等手段签订合同。

  (二)自愿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活动除法律强制性的规定外,由当事人自愿约定。包括:

  第一,订不订立合同自愿;

  第二,与谁订合同自愿;

  第三,合同内容由当事人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自愿约定;

  第四,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变更有关内容;

  第五,双方也可以协议解除合同;

  第六,可以自由约定违约责任,在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解决争议的方式。

  (三)公平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公平原则要求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要公平合理具体包括:

  第一,在订立合同时,要根据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根据公平原则确定风险的合理分配;

  第三,根据公平原则确定违约责任。

  (四)诚实信用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全过程中,都要诚实,讲信用,不得有欺诈或其他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

  (五)善良风俗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指的就是善良风俗原则。包括以下内涵:

  第一,合同的内容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精神和原则。

  第二,合同的内容要符合社会上被普遍认可的道德行为准则。

  合同有效需符合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合同标的须确定和可能。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对“合同有效的条件是什么”的解答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知识。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