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的订立当事人条件

2021-06-22 09: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的订立是双方当事人进行想要订立合同意思表示的协商进而达成合意,是合同关系能正式成立的过程,其一般包括要约和承诺两种方式,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那作为合同的订立人需要什么条件吗?合同的订立当事人条件是怎样的?下面就跟着找法网的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合同的订立当事人条件

一、合同的订立当事人条件

首先是在法律实务中合同的订立当事人条件如下:

1.当事人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

2.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遵循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本原则,并在核准的经营范围内订立经济合同。

3.当事人应当具备一定的履行合同的能力。

其次是《民法典》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的,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1.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也就是民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是作为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前提条件。

公民从事订立合同的民事活动,应当具备订立合同所需要的民事权利能力。

2.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也就是民事主体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这里的“能力”或者“资格”是指民事主体的意识能力或者精神状态,包括思维是否正常,是否有认识能力、判断能力,是否具有辨别是非和处理自己事务的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既包括民事主体对其实施的合法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也包括对其实施的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等三种情况。

二、合同订立的条件有哪些

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不同的,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是实际享受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的人法。

2.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

所谓“依法”签订合同,是指订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合同约定的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权利和义务是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和承担的,所以订立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法。如果当事人订立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认和保护,这样,当事人达成协议的目的就不能实现,订立合同也有失去了意义法。

3.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

即合同必须是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法。所谓协商一致,就是指经过谈判、讨价还价后达成的相同的、没有分歧的看法法。

4.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

要约承诺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规则,也是合同成立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法。如果合同没有经过承诺,而只是停留在要约阶段,则合同未成立法。合同是从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交涉开始,由合同要约和对此的承诺达成一致而成立法。以上只是合同的一般成立条件法。实际上由于合同的性质和内容不同,许多合同都具有其特有的成立要件法。

三、合同订立后的法律效力有哪些呢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1.从权利方面来说,合同当事人依据法律和合同的约定所产生的权利依法受到法律保护。

2.从义务方面来说,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拘束力,当事人根据合同所产生的义务具有强制性,当事人应当按照法定和约定的义务履行合同。

3.从责任方面来说,如果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合同的订立当事人条件的相关内容,根据以上内容可知,合同的订立当事人条件有当事人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当事人应当具备一定的履行合同的能力。若您还有法律疑问,建议您咨询找法网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