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职务犯罪是否有诉讼时效

2021-08-24 14:2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职务犯罪是指刑法规定的特定主体,利用其职权实施的贪污、贿赂、玩忽职守等侵犯公民权利和违背公务活动的规范,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职务犯罪有诉讼时效,刑法明确经过法定期限后不再追诉的规定。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带大家具体了解“职务犯罪是否有诉讼时效”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帮到大家。
职务犯罪是否有诉讼时效

一、职务犯罪是否有诉讼时效

职务犯罪有诉讼时效,追诉时效依据法院最高的判罚而定的。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二、职务犯罪的构成及其要件

要了解职务犯罪的构成就必须知道一般犯罪的构成我国刑事法律中规定,某一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主观与客观要件的总和。这种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是法定的是一般犯罪的基本要求。

(一)职务犯罪主体: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

3、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

4、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二)职务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种心理与心理状态。

(三)职务犯罪的客体要件:侵害的是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

(四)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

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利用职务之便;

2、滥用职权;

3、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

三、职务犯罪的特点

(一)贪污受贿多

职务犯罪种类多表现为贪污罪和受贿罪。2010年审结的贪污贿赂案占同期总数的84%;其次是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渎职犯罪。

(二)涉及领域广

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职务犯罪多发,资金密集领域和行业职务犯罪现象严重,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逐年增多。

(三)亿元案迭出

犯罪数额巨大的案件时有发生,达到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此类案件案中有案、案外有案,“窝案”、“串案”频发,案件牵涉面广。

(四)作案智能化

隐蔽化、智能化、期权化现象突出,通过收受“交易”差价、“股份”分红、“投资”收益等形式收受贿赂较为普遍,增加查办惩处难度。

职务犯罪的追诉时效依据法院最高的判罚而定。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对“职务犯罪是否有诉讼时效”的解答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知识。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