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子女对老人有没有监护权

2021-09-07 11: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每一个人都有生老病死的时候,有时候一些老人在年纪日渐增大之后,身体上的器官开始出现衰弱,可能听觉开始减弱,甚至有的脑神经开始衰弱的情况,如果出现了精神疾病就要申请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子女对老人有没有监护权?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来告诉你们吧。
子女对老人有没有监护权

  一、子女对老人有没有监护权

  在老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清晰的认清事物辨识自己的行为那么不符合民法中关于精神人的相关规定的情形之下儿女不能作为其监护人只有老人符合民法典13条规定的对于自己行为毫无辨识能力或者不能完全辨识自己行为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情形之下老人的儿女才可以做其监护人。

  二、如何申请老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向老人所在地法院申请,确认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会一并指定监护人。

  这种情况老人无法立遗嘱,在老人身后,由老人的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老人的遗产。继承人可协商,不能协商的,一般平分,但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或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能多分。

  三、老人的监护权如何确定

  《民法典》规定,有法定监护人的,老人的监护人是法定监护人,如配偶、子女等。如果在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前,意定了监护人,由意定监护人作为监护人。没有意定监护又没有法定监护人的,由村委会或者居委会指定监护人。

  根据《民法典》规定,对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根据《民法典》规定,对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四、监护权的含义

  监护权,是指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是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对于处于父母保护之下的未成年人来讲,法律已详细规定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这些未成年人的监护权人就是他的父母。无父母或父母不能行使亲权以及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或行为能力受到限制人的人身和财产受到他人保护的权利也是监护权。

  通过上面的文章可以知道子女对老人有没有监护权,父母在对于自己行为毫无辨识能力或者不能完全辨识自己行为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情形之下老人的儿女才可以做其监护人。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到找法网咨询相关专业的律师,他们是一个很专业的团队,可以为你们解答所有法律的困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