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是什么

2021-01-27 16: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现实生活中,会有一些老人为了避免去世之后子女们因为遗产问题产生纷争,会在去世之前立下遗嘱,那么老人所做出的行为就是法律中所提及到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果要使得其行为具备法律效力,那就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那么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是什么呢?找法网小编在下文中就为大家解答。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是什么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是什么

  在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并且其意思表示真实,所做出行为的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形式合乎法律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事实行为吗

  1、民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1)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并非一切民事行为都是民事法律行为。

  (2)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2、民事行为是与事实行为相对应的概念。事实行为是指不具有意思表示内容,但按照法律规定,在客观上引起了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如侵权行为、无因管理行为、拾得遗失物的行为、发现埋藏物的行为等。

  3、民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主要区别是:

  (1)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而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

  (2)民事行为根据当事人意思表示产生法律效力,事实行为依据法律规定产生法律后果。

  (3)民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相应行为能力为生效条件,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三、民事法律行为什么情况下可以撤销

  1、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4、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5、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构成民事法律行为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并且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通过上述分析,相信大家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是什么的问题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方面的问题想要咨询,欢迎登陆找法网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