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多少年

2022-02-16 11: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事权利被法律所保护,是有时效性的。那么,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多少年?相信大家对此是有疑问的,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普及下,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详细的相关法律知识,让我们带着疑问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多少年

  一、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多少年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实施)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几岁

  民事权利能力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

  三、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公民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多少年的全部内容。大家注意民事权利保护时效主要分为3年普通时效和20年长期时效两种。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可以联系我们找法网平台的专业律师,找法网将为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