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因欺诈订立的合同如何处理的

2022-11-25 13: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因欺诈订立的合同的处理是可以进行撤销,法律规定合同当事人知道合同欺诈后,可以在一年内向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如果超过5年不申请的,撤销权消灭。
因欺诈订立的合同如何处理的

  一、因欺诈订立的合同如何处理的

  因欺诈订立的合同的处理是因欺诈订立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按可撤销合同处理。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二、合同撤销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合同撤销的法律后果为:

  1.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2.对于已经取得的财产,应该返还。如果已经不能返还,则应当折价赔偿。有过错方对于造成的损失应当赔偿。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找法网提醒您,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三、合同欺诈的损害性赔偿的条件


  1. 须有违约行为。损害赔偿责任适用于履行不能、拒绝履行、不适当履行、迟延履行及迟延受领等诸种违约形态。

  2. 须受害人有损失。损害赔偿责任与违约金责任不同,违约金责任不以损失发生为要件,但受害人必须有损失,违约人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 须违约行为与损失之间有囚果关系。违约人仅对由于自己的违约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4. 违约人没有免责事由。违约人有法定或约定免责事由时,可以免于承担赔偿责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