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什么情况下电子合同无效

2018-07-26 19: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现代社会,人们的安全意识越来越高。为了安全的保障,在进行交易或是协议时,通常会签订合同,通过法律来约束双方履行合同上的条约。但是现如今出现了电子合同形式,收到很多人的喜爱。值得注意的是,什么情况下电子合同无效?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

  什么情况下电子合同无效

  在合同法中: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虽然电子合同的载体不同,但是它仍然属于合同的范畴,必须收到合同法律法规的约束。

  电子合同生效

  电子合同的成立只是意味着当事人之间已经就合同内容达成了意思表示一致,但合同能否产生法律效力,是否受法律保护还需要看他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即合同是否符合法定的生效要件。电子合同的成立并不等于电子合同的生效,电子合同的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虽然我国的《合同法》没有对合同的生效做出具体的规定,但是电子合同是一种典型的民事法律关系。我国的《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以下几个要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这些条件是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有的电子合同还需具备特殊要件,如有些特殊的电子合同还需到有关部门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后才能生效。电子合同的生效需具备以下几个法定要件: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要件在学理上又被称为有行为能力原则或主体合格原则。行为人必须具备正确理解自己行为性质和后果,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的能力。

  电子合同的无效情形与合同无效是一样的,希望上面对什么情况下电子合同无效的介绍,可以帮助大家。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