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比例规定

2019-03-27 15: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获得的利润越大,说明经营状况越好。所以企业每年都会对自己的经营状况做一个总结分析。想必很多人都想要了解,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比例规定是怎样的呢?法定公益金和法定盈余公积金区别有哪些?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比例规定

  一、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比例规定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六条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

  二、法定公益金和法定盈余公积金区别有哪些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一般盈余公积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定盈余公积;另一种是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是指按照企业净利润和法定比例计提的盈余公积。

  它主要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也可用于企业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

  企业在计提了法定盈余公积之后,还可以根据企业政策的需要计提任意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的用途与法定盈余公积相同。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区别在于其各自计提的依据不同。

  前者以国家的法律或行政规章为依据计提;后者则由企业自行决定提取。法定公益金,是指按照企业净利润和法定比例计提的公益金。用于购建集体福利设施。

  注:2006年公司法修改后,法定公益金已经取消,改为任意公积金的内容

  公司法167条3款 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后,经股东大会或股东会决议,还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法定盈余公积用途:弥补亏损;转增资本;企业扩大再生产;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任意盈余公积用途:如上,也可用于集体福利设施建设。

  三、盈余公积的作用

  提取后的盈余公积主要用于以下三点:

  1、弥补亏损:主要是年度税前和税后利润的弥补;

  2、转增资本:当公司要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要经过股东大会决议批准;

  3、分配股利:在企业没有利润的情况下,则不可以分配股利。

  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为扩大生产经营做铺垫。

  根据以上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可知,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比例规定是: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希望上文的的内容会有所帮助。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在线的律师会随时会对于疑问进行专业的律师咨询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