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职务侵占罪如何认定

2020-11-27 17: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蓬勃,公司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细胞也在不断地壮大,在职场上出现利用职务的便利非法占有财物的现象也不断涌现,那么职务侵占罪如何认定?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一、职务侵占罪如何认定

  对于职务侵占罪的认定可以从其构成要件进行分析。

  (一)客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即行为人妄图在经济上取得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至于是否已经取得或行使了这些权利,并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职务侵占罪如何认定

  二、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界限

  1、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非国家工作人员,为特殊主体;而后者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单位的财物而决意采取侵吞、窃取、欺诈等手段非法占为己有;而后罪的主观内容则明知是他人的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而决意占为己有,拒不交还。

  3、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即化公为私。

  4、本罪所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其中既有国有的,也有集体的,还有个人的;后罪所侵犯的仅仅是他人的3种特定物,即系为自己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他人仅是指个人,而不包括单位。

  5、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后罪所侵犯的仅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6、本罪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而后者则只有告诉的才处理。

  三、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一)主体要件不同

  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集体性质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一切职工都可成为本罪的主体,贪污罪的主体则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等非国有单位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

  (二)犯罪行为不同

  本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而贪污罪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

  (三)犯罪对象不同

  本罪的对象必须是自己职权范围内或者是工作范围内经营的本单位的财物。它既可能是公共财物,也可能是私有财物。而贪污罪则只能是公共财物。

  (四)情节要件的要求不同

  本罪的构成必须是侵占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数额较小的不构成犯罪。但法律对贪污罪没有规定数额的限制。当然如果犯罪数额较小,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贪污行为不应认为是犯罪。

  (五)法定刑上有所不同

  本罪的最高法定刑只有十五年有期徒刑,而贪污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职务侵占罪如何认定的相关内容,我们要认定某个行为人犯什么罪一般会根据该罪的构成要件进行判断,构成要件一般由客体、客观要件、主体、主观要件四个部分组成。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需要了解,欢迎咨询找法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职务侵占认定司法解释
职务犯罪 9999人浏览
职务侵占认定司法解释
职务侵占罪如何认定
职务犯罪 9999阅读
职务侵占罪如何认定
职务侵占 9999人浏览
职务侵占罪如何认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