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什么是承诺

2021-01-07 15: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大家知道什么是承诺吗?并不是平时我们口头上描述感情的“承诺”,而是在法律意义上的承诺。承诺是指领要约之相对人,以与要约人订立契约为目的所为的意思。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要约人又不表示反对的,承诺仍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更多内容让找法网小编带您了解。
什么是承诺

一、什么是承诺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应以明示方式作出,而且要在要约规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才发生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承诺要通知要约人的,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承诺的内容应当和要约的内容一致。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视为对原要约的新要约。但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要约人又不表示反对的,承诺仍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

二、承诺具备哪些要件才具有法律效力

(一)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必须是受要约人或者其授权的代理人向要约人作出。若要约是向数个特定人作出,则数个特定人均可成为承诺人。另外第三人不是受要约人,不能接受承诺,第三人作出的“承诺”视为向要约人发出的要约。
       (二)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确定的期限即为要约中规定的期限。如果要约是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人应当即时作出承诺;若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应当在合理的期限内作出并到达要约人。
       (三)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承诺是对要约的同意,承诺必须是无条件的承诺,不得限制、扩张或者变更要约的内容,否则,不构成承诺,应当视为对原要约的拒绝并作出一项新的要约,称为反要约。

(四)承诺必须表明受要约人决定与要约人订立合同。要求承诺必须清楚明确,不能含糊。
       (五)承诺的方式必须符合要约的要求。
       可以采取口头,书面或者其他形式作出承诺。但是当要约规定承诺必须以一定的方式作出,否则承诺无效时,承诺方式便成为承诺生效的特殊要件。

三、要约与承诺是什么意思

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称受要约人。承诺是指对要约接受的一种意思表示。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什么是承诺,在法律意义上,承诺一旦作出就受到法律保护,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力,所以,我们要是作出了承诺,那就要强制性去履行,不可怠慢。如您依旧对此感到困惑,欢迎您到找法网咨询相关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