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2006年?被判缓刑?单位依照当时生效的劳动法?和国务院国有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并以下发文件的形式?并双方签字?2010年?单位单方面给解除劳动劳动关系?2010年?8月26号?劳动仲裁委员会?依法确定了?我的劳动关系的存在?同年?10月?26号?单位又单方面撤销双方签字的?保留劳动关系的文件?又单方面给解除劳动关系?请问?单位做法?是不是合法现在单位依据?2008年才生效的劳动合同法?给我解除劳动关系?请问?08年生效的?法律可以追溯?我2006年的缓刑?以后保留我劳动关系的?当时生效的?劳动法吗

仲裁
2018-12-26 22:52:35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出具书面的证明,只有短信通知而不书面证明,是不合法,劳动者可以拒绝,并向劳动机关投诉。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链接:《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关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有关法律规定,具体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 劳动合同生效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双方当事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双方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他人和公共利益。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 单位提前解除合同,致使劳动者丧失了经济来源,法律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应当给予一定经济补偿,主要有以下情形:

    一、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如果是由用人单位提出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给予劳动者本人一个月工资收入的经济补偿。补偿总额一般不超过劳动者十二个月的工资收入,,但当事人约定超过的,可以超过。

    二、用人单位因为劳动者存在主观过错而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三、用人单位因为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给予劳动者本人一个月工资收入的经济补偿,还应当给予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六个月工资收入的医疗补助费。

    四、用人单位因为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给予劳动者本人一个月工资收入的经济补偿。
    补偿总额一般不超过劳动者十二个月的工资收入,但当事人约定超过的,可以超过。

    五、用人单位因为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而解除劳动合同的,以及因为经济性裁员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给予劳动者本人一个月工资收入的经济补偿。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